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双减”政策推行,学校如何应对?

教育“双减”政策推行,学校如何应对?

2021年09月04日 09:44:11 访问量:11249 作者:和美课堂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及阅读和文艺活动,旨在减少家长及学生负担。

2. 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双减”政策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扩展课后服务渠道、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要求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3.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基础,“双减”政策提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化高中招生改革、纳入质量评价体系。

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促进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同时要求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将教育的主导权归还学校,加强学校与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将偏离航道的教育拉回正轨,让教育公平不再是空话。

“双减”政策推行,学校如何应对?



“双减"政策的推行,相当于给教育界重新洗牌,将教育的主导权全权交还学校,这就意味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成为校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此之外“双减"政策的推行,更多地把教育的担子归还教师,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挑战更高,政策中明确提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率、系统设置作业”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个性化教育方式,针对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教育不能校方独立支撑,家庭也是学生教育的主要战地,政策提出需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联系,创新协同育人共同建设,但目前许多学校都缺少家校互通平台,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影响沟通。

具体应对策略的有关建议:

一、大力提升中小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向名校学习,向名师学习。比如“和美课堂”组织的线下和线上培训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和美课堂”每学期都会组织全国名师到各省会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地级市举办教学观摩活动,为各地老师就近参加线下学习提供了便利。对于偏远地区不便于参加线下现场活动的学校和老师,也可以通过“和美课堂”微信公众号的名师在线栏目进行线上学习,有数百堂名师视频课程可供学习。



二、加强家校共育。虽说学校教育包括了教书和育人,但育人工作更需要家长来协助完成,甚至是家长担当育人的主力,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教师都是有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的,而且每年还有机会进修学习,但是家长则只是一个身份,没有专业要求。之前浙江省提出过“家长持证上岗”,引发热议。前不久,新东方业务转型也考虑来做家长培训。可见,家长不仅仅只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责任,但是我们社会上却缺乏家长学习的氛围,大多数家长都自以为是,须不知很多家教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在家长教育这方面,可以考虑尝试来做一做。比如,在每个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利用周末半天时间,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专业学习,主讲人可以是学校德育经验丰富的领导或者老师,也可以聘请当地或者全国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通过对家长的培训,可以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有正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家校矛盾的产生。



三、有效利用好校内课后辅导服务。现在提倡的校内课后辅导是学校和家庭双赢的好事,既解决了家长不用提前下班接孩子的难题,学校老师可以进行课后作业的辅导,还可开设一些素质教育的课程,当然学校可以收取合理的辅导费用,补贴教师额外的加班费用。


总之,“双减”政策的推行,可以让教育重回正轨,将教育主体交回校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优化均衡,个性化教育发展,让教育回归公平,同时减少学生负担,进行多样化学习发展,为家长减负。

政策的推行,对学校及教师都是一次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将现有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创新教育管理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个性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编辑:刘亮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博野县兴华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博野县直属兴华小学 联系电话:0312-832355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